网站地图 - 帮助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视点文艺 > 正文

古黄河入海口留下的记忆

来源:淮安视点网 作者:王卫华 时间:2025-06-24
导读:■王卫华 盐城滨海,月亮湾岸。古黄河湲湲湲湲地流,在这里汇入黄海。 吟诵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,那是你在张开双臂拥抱着黄河。 再吟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,那是你深情地目送着黄河远去天边。 古黄河入海口 黄河,中华民族的母亲河。只是不知道你为什么色黄,不

■王卫华

      盐城滨海,月亮湾岸。古黄河湲湲湲湲地流,在这里汇入黄海。

      吟诵一句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,那是你在张开双臂拥抱着黄河。

      再吟一句“黄河远上白云间”,那是你深情地目送着黄河远去天边。

      古黄河入海口

      黄河,中华民族的母亲河。只是不知道你为什么色黄,不知道你为什么咆哮,不知道你为什么总要冲缺堤岸,不知道你为什么会留下那么多的苦难。

      古黄河入海口闸门

      为了治理黄河,大禹的父亲鲧去偷了天帝的息壤,他要堵水,要为神州上的人民围出一个快乐的家园。息壤并非治不了水,堵水也不失为治水的一种办法,古籍中说,水长一尺,息壤就长一丈,水来土掩,壤挡水退,息壤保护着两岸和城市里的人民,让他们免受洪水的苦难。但是天帝知道自己高贵的息壤被鲧偷去救助那些下界的生灵了,恼了。他派火神祝融下凡,把鲧杀死在了羽山。天帝收回了息壤,洪水又泛滥了,怕天下的生灵抗议他的暴虐,他还放风说是鲧治水不利,没有顺应他的意见——治水应当是疏呀,应当引导水流进大海,怎么可以堵呢。可怜下界生灵,竟相信了天帝的话,个个都说鲧没有顺应天意,死有余辜。但是远古的人们想过没有,堵水不是治水的一种办法吗?难道治理天下都只能疏不能堵吗?可怜的远古的人们,没有把鲧像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一般纪念,却几千年来只在唾弃他……只有我,在古黄河的入海口,默默地怀念他。

      滨海的黄河入海处,还是新四军三师延安学习队干部血战日寇的出发点。1943年3月16日,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、八旅旅长田守尧带队,率领三师赴延安学习干部队11名团以上干部及部分家属、警卫员共51人,从此入海口六合庄处登船北上。他们此行的计划是,利用夜色,通过连云港日军控制的海面,就可以到达八路军的根据地赣榆县柘汪口,然后就可以从陆路到达延安。从滨海县六合庄到赣榆县柘汪口,水路约四百里,两边都是抗日民主根据地。木船扬帆,顺风顺水时一小时可达20里,一夜间悄悄偷渡过日军的封锁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

      然而,没有问题就出了问题。3月17日凌晨3时,当船行至连云港赣榆县小沙东村海面(距离柘汪口还有70里)时,风停了。风停船也停了下来。再过了一会儿,天已亮,海面上出现了日军的巡逻艇。巡逻艇追了上来,日军小队长带着翻译官跳上了新四军所乘的木帆船。新四军的将士立即开火,日军纷纷落水。这时,风也起来了,新四军将士边战边将船向柘汪口开去。日军当然不甘心失败,又有三艘汽艇赶了过来,用疯狂的火力向新四军射击。

      终于,柘汪口到了,新四军涉水上岸。八路军滨海警备团第二营和赣榆县芦阳、兴海两个区中队也赶来救援,接应干部队全部上了岸。但此役中,师参谋长彭雄、八旅旅长田守尧等16名干部及12名船老大、船工牺牲。但新四军黄海血战日军,让抗战史上了“小沙东海战”的英雄篇章。

      现在,黄河又改道了,它离开了江苏,留下了黄河的古道。这里黄河的水已经清澈见底了,静静的,如镜;轻轻的,如溪。只是当它一跃过了闸门拥入黄海时,赤黄赤黄的黄海,便咆哮而来,热烈而来,便让它再度赤热雄黄。

      也许,千年万年的无奈,在这一刻已经融化在了一起。在这里,千年万年的英雄,已在月亮湾,在这古黄河的入海口,被人们永远铭记。

      滨海古黄河入海处月亮湾

      滨海古黄河入海处月亮湾

      月亮湾古黄河入海处

      古黄河入海闸门,入海前水是清澈的

      古黄河入海闸前的水形成了灵龙湖

      月亮湾记住了古黄河和黄海边发生的一切

编辑:杨信

责任编辑:彭稞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栏目分类
Copyright © 2020-2026 淮安市欣华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027518号-1

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157号

工作人员查询
Powered by DedeCMS
Top